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野老生来不媚人清初遗民方文其人其诗考论

来源:北方文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清初,淮安府治山阳,徐州亦属淮安府辖,徐淮地处江淮要冲,南北遗民多往还其间。顺治四年(1647),张养重、阎修龄、靳应升等人秉承晚明风气,在此结成文学社团——“望社”;

清初,淮安府治山阳,徐州亦属淮安府辖,徐淮地处江淮要冲,南北遗民多往还其间。顺治四年(1647),张养重、阎修龄、靳应升等人秉承晚明风气,在此结成文学社团——“望社”;自此,望社遂成为遗民往来交游的中心。至于望社的结社宗旨及主要活动,由于文献阙如,已难具考。本文拟从方文与望社其他成员的交游入手,通过对其所创作的诗歌文本的具体解析,进而探究易代之际遗民的复杂心态、人格取向及生存状态。

方文(1612-1669),字尔止,一名一耒,字明农,号嵞山,别号淮西山人、忍冬子等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方文祖父方学渐开桐城讲学之风,伯父方大镇,父亲方大铉,从兄方孔炤为万历进士,从子方以智系崇祯进士,二人叔侄同学达14年之久。方文于明亡时(1644年)已33岁,虽未中举为官,但颇以诗名著称,与陈子龙等云间五子,邢昉、顾梦游、纪映钟、吴伟业、余怀等多有交往并时相唱和。他平生所作不下六千首,诗文合集50卷,名为“嵞山集”。方文之所以自号“嵞山”,且以此为诗集命名[1],盖因“嵞山在怀远县城外,周世宗望之,谓濠州有王者气”(清朱书《方嵞山先生传》《嵞山续集》后编),后来朱元璋起家濠州,定鼎大明。由是足见方文自号嵞山,显寓不忘大明之意。

考诸方文平生行迹,他自顺治十三年年末初次至淮,在其后的几年间屡次往返其间,与望社成员往来频繁,这在其诗集中随处可见,如《客有教予谨言者口占谢之》:

野老生来不媚人,况逢世变益嶙峋。诗中愤懑妻长戒,酒后癫狂客每嗔。自分余年随运尽,却无奇祸赖家贫。

从今卜筑深山里,朝夕渔樵一任真。[2]

此诗可谓遗民“硁硁踽踽”(顾亭林语)之生命样态的某种外化,傅山尝谓“热闹人毕竟俗气”[3],王夫之亦有“用众不如用独”之说,可谓寄慨遥深。而自我放逐于“人事”、“世情”之外,韬晦自守,这本属遗民典型的行为特征。以故,卓尔堪《明遗民诗》对方文称道有加,谓其“性不能容物,常以气凌人,有以诗投者,必曲为改削”[4]。足见方氏持身甚严。正是这样一位“严于交接”、注重流品与气类之辨的诗人,却独与望社诸子契密无间,甚至一度拟定居淮上,藉此一端,亦具征望社诸子之风范。

顺治十三年(1656)11月初,方文初至淮,与范良、宋曹、程淞时相往还。尝作《题范眉生小像》诗云:“幽草轩能藏众嫭,如淮酒日醉遗民。来朝出郭期君面,只恐良工画不真。”[5]

是年冬至,范良主社,邀望社诸子及李楷、胡介、徐振芳、程邃、沈光裕、顾万祺、方文社集,同赋《淮渎敕》,方文《嵞山集》收有《贺范眉生纳妾》一诗,中有“主社再逢阳长日,客来先抱小麋生”[6]之句,并自注“是年至日范主社,赋淮渎敕”。而后邱象随、陈台孙主社,方文曾赋古风《韩侯儿》一首,并自注云:“是日,陈阶六,邱季贞主社,赋此。”[7]兹将全诗引录如下:

韩侯之族世所悲,韩侯有儿人莫知。我今痛饮淮阴市,请为君歌韩侯儿。侯昔钟室銜怨日,小儿三岁谁能匿。有客毅然窃负逃,密以情探萧相国。相国闻之惊且忧,为言关陇不可留。作书授客使入海,南粤赵佗堪与谋。赵佗夙与萧韩善,养儿成人延一线。去韩之半改姓韦,子孙渐繁满乡县。因之世世为土官,魏晋以后休隐瞒。萧相前书赵王册,刻诸金石永不刊。韩襄毅公曾有说,乍闻此事叹奇绝。其客姓名虽不传,自与程婴比风烈。钓台之下淮水奔,我来泊舟先怆魂。千古英雄有本色,死生贵贱何足论。要知吕亡汉亦灭,韩侯血食至今存。[8]

诗中的这种诗性言说,正是一种典型的遗民式的言说,“要知吕亡汉亦灭,韩侯血食至今存”!所谓“血食”,系指用于祭祀的食品,在传统的语境里,所谓“血食”与“不血食”,往往指代国家的延续与破灭。王朝兴替,世事亟变,不变的却是遗民的无尽悲慨与忧叹。对历史的“情绪化”,其实正是对现实的折光反映,至于“千古英雄有本色,死生贵贱何足论”亦为典型的遗民声口。

同年冬,方文同李楷、胡介、程邃、沈光裕等人与望社诸子唱和,并为阎修龄题眷西堂,为张养重题理琴图,为邱象随题西轩。至若嵇宗孟、胡从中赠酒,靳应升生日、阎若璩续娶,方文皆逐一记之于诗,并酬答诸友。其中《湖嘴漫兴》注云:“湖嘴在淮安新城外,友人多家于此”,其诗曰:

久客长淮莫怨嗟,尚余诗酒作生涯。

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2/839.html



上一篇:略论明末遗民方文的诗歌创作
下一篇:北方日光温室桃苗木快速繁育技术

北方文学投稿 | 北方文学编辑部| 北方文学版面费 | 北方文学论文发表 | 北方文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方文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