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史上第一个文学天团,被疫情团灭了(4)

来源:北方文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8-1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刘祯听了,不卑不亢地回复:“夫尊者所服,卑者所修也;贵者所御,贱者所先也。”尊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,还不都是卑者所供给的么?有本事您别用。

刘祯听了,不卑不亢地回复:“夫尊者所服,卑者所修也;贵者所御,贱者所先也。”尊者吃的喝的穿的用的,还不都是卑者所供给的么?有本事您别用。再说了,“未尚听至尊赐而反索者也”,哪有出尔反尔的道理。
曹丕口服心服,不再惦记他的廓落带了。
曹丕在请诸子聚会喝酒的时候,曾命自己的夫人甄宓出拜,拉近与众人的关系。众所周知,甄宓是一代绝世佳人,据说曹植《洛神赋》中美丽洛神的原型就是甄宓。大概一睹其倾国倾城貌也是当时诸子的共同愿望,只不过碍于礼教大防,众人不得不“伏”低,就刘祯一个人任性憨直地“平视”甄氏。
曹丕约摸是深知刘祯的耿直个性,不予计较,但是曹操听说后,反倒借题发挥了一番,“乃收桢,减死输作”。先是以不敬之罪将刘祯关在北寺狱中,再是“宽容大量”地罚刘祯去做苦力,到京洛之西的石料厂磨石头。
在服刑时,刘祯给好朋友徐干写诗,倾诉自己身陷囹圄的苦闷和不平,以及对好友的思念之情:
谁谓相去远,隔此西掖垣。
拘限清切禁,中情无由宣。
思子沉心曲,长叹不能言。
起坐失次第,一日三四迁。
——刘祯《赠徐干》节选
徐干的回信也十分真切深情:
与子别无几,所经未一旬。
我思一何笃,其愁如三春。
虽路在咫尺,难涉如九关。
陶陶朱夏德,草木昌且繁。
——徐干《答刘祯》
性格亢直的刘祯与沉静退让的徐干,怎么看都不是一类人,但其实两人“文学相接之道并如气类”,三观一致,性情投契,不是一般阿猫阿狗的塑料友情可比。
建安七子中,还有一个人跟徐干、刘祯一起被曹操分配到曹丕曹植兄弟门下干活。此人或许是七子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位了。
他的名字叫应玚。
应玚出身于汝南(今属河南)望族,家族中都是博学多才的人。他们熟悉历代典章,关心现实政治,积极总结历史经验,热心时政,且善发议论,世代以此知名。他的弟弟应璩,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家。
在入许归曹之前,应玚比徐干和刘祯多了一段南北奔波、求取知己的仕游经历。汉献帝都许后,应玚感到良遇在即,迫不及待地“托身早得所”了。曹植、曹丕都很敬重他,经常邀他一起宴游吟诗。曹操闻其名,任命他为丞相掾属,也就是和刘祯同样的官职。
应玚和阮瑀有一篇同题论文《文质论》,主要是论述他们对社会、人生和政治问题的看法。阮瑀有重质轻文的倾向,而应玚则相反,更看重文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。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二人各自的师心之见:阮瑀为人简静玄淡,信奉道家无为的人生态度,用世之心较弱,而应玚博学多才,更强调立功立事,用世之心较强。
七子之中,要说存在感最高的,王粲恐怕当仁不让。事实上,真正被曹操委以重任的,没有穿过小鞋的,也唯有王粲。

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夸誉他是“七子之冠冕”,表示他在诗赋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六人。而他的代表作《七哀诗》与《登楼赋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。
王粲的父亲王谦曾在何进门下任长史,他随父西迁长安时,见到了当时的大文豪蔡邕,也就是前文提过的阮瑀的老师。
如果说当年蔡邕见到他的学生阮瑀时,夸他“奇才”,已经很让世人啧啧称奇,表示羡慕了;那么当他见到年幼的王粲时,蔡邕直接“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”,听见王粲来了,为了赶紧出门迎接,鞋子都穿反了,并且见到之后还直言:“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”这种程度的肯定和不吝赞美,世人无疑只能没有反应——都惊呆了。
关于王粲的“最强大脑”事迹,当时街头巷尾广为流传。譬如,14岁时,和别人一起走路,路边有一块碑,大家停下来一起读碑,身边的人问他能不能背诵,王粲看了一遍,“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”。围观别人下围棋,棋局不小心乱了,旁观的王粲也能很快就帮他们复原棋局,不误一道。
初平二年(192),因为关中骚乱,17岁的王粲前往荆州(今属湖北)依附刘表,一呆就是十五年,见证了荆州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。

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1/845.html



上一篇:作家鲍十:“红色经典带给我最初的文学启蒙”
下一篇:「西电90年」“北方佳人 咏絮之才”凌力作品成

北方文学投稿 | 北方文学编辑部| 北方文学版面费 | 北方文学论文发表 | 北方文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方文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