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北方文学》栏目设置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刊物宗旨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征稿要求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投稿方式[06/29]
北大荒传书 | 诗人赠书的故事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好看的书有好看的道理。结构的用心谋划,科学实用。从酒典、酒仪,到酒器、酒具,从宴乐、酒令,到酒俗、酒品。书中标题制作的也精致到家,很抓人眼球
好看的书有好看的道理。结构的用心谋划,科学实用。从酒典、酒仪,到酒器、酒具,从宴乐、酒令,到酒俗、酒品。书中标题制作的也精致到家,很抓人眼球。《酿酒谁为先》《醉与不醉之间》《酒不醉女人》《花间一壶酒》《诗酒风流》《交杯酒》等等。看得出作者的良苦用心,看得出作者的丰厚的文化底蕴。
后来,我逐渐地对张洪波有了些了解,我俩是同一个年龄段,创作成长经历和他有点像。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,文革后期他下乡,我回乡。七十年代末发表作品,他当过老师,后来到报社当编辑。都没有上过正规大学,属于走自学成才之路者。后来我才发现,他的阅历比我丰富,创作成绩也比我大。迄今已发表诗歌作品四千余首,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并译成英、法、朝等文字。此外,还发表文论、童话、散文随笔、相声、歌词等作品。著有诗集、散文随笔集、童话集:《我们的森林》《微观抒情诗》《黑珊瑚》《摆脱虚伪》等多部。并有多部作品获得各种奖励。曾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、全国青年业余文艺创作者会议。
有着“中国第一编剧”美誉的邹静之,当年和许多知青一样,在北大荒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年华。邹静之和同学们1968年到北大荒时,已是8月中旬。麦子还在地里泡着,秋雨连绵,使得机车不能下地。麦子熟在地里,像一群走不回就的孩子。那时提出以局口号叫“龙口夺粮”,他们当时为这口号很兴奋。
张洪波的创作成绩,也换来的耀眼的头衔,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诗歌学会理事,吉林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。
发镰刀的时候,他们每人抢了一把。学着当地人的样子,在一块石头上吐口唾沫磨起来。刀磨的差不多了,朝着身边的草一挥,躺倒一片,顿时给他们增添了几分要去干事的豪情壮志。出发时天还下着雨,同学们穿着各式各样的雨衣。到地里时,他们看这铺天盖地的小麦,不知道如何下手。排长喊着一人两条垄。他们刚割出不到十米,双腿就陷进泥里。哪里是用刀割麦子,简直就是水里捞麦子。雨越下越大,整支队伍都陷进了泥里,排长无奈地说了声“收工”。大家从泥里爬回地头,割下的几把麦子也被泥水淹没了。
分手后,我们通过微信沟通,很是方便。我说到他的书法很厉害,他的回复是:“写诗40年,无像样作品,充其量三流草莽诗人,愧对诗歌。书法近些年来喜爱,临了一些帖,还属于执迷阶段。对文坛一些人不林帖到处写字忽悠比较反感,所以就亲自写了。现在岁数大了,一切都是玩了。有暇来长春作客!”我一定去,长春哈尔滨又那么近。
我和庞壮国不仅是文友,还是酒友。他当大庆是作家协会主席时,每次来省里开会的路上,就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,问我:“你们博物馆展柜里的北大荒酒,是不是该更换了?”我明白他的意思,我到会场报到时一定带两瓶“北大荒60”度,我基本满足他的要求。有的时候,临走时还能给他带上两瓶。谁让我们还是北大荒的“荒友”了。
“北大荒酒”成了我和庞壮国见面时不可或缺的媒介了。2011年,我们一起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,上火车后,庞壮国看了我一眼,我俩的眼睛都漾出微笑,心有灵犀。我拍拍行李包,他听见瓶子发出的轻微撞击声。这一路上,我们和伊春的作协主席王满,喝了一斤多酒后,我就有点醉。酒兴正浓的庞壮国和王满,又接着喝,跑到餐车买了些啤酒。喝高兴了,两个跑到火车连接处,去磕头拜把兄弟。现在回想起来,酒是好东西,喝多了也不好把控。最佳境界是适量,也就是我们说的微醺。
一天,我从应征作品中突然发现了聂鑫森的《北大荒酒催诗忙》,我匆匆看完,觉得眼前一亮。不愧是个老作家,作品写得就是老道。洋洋洒洒写了许多,就是没有离开北大酒的主题。结果,经过初评和终评,该篇作品在全国300多篇来稿中,荣获一等奖。
有一年夏天,我接到领导通知,说从北京来了一伙知青作家,还有中国著作权协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。我从名单里,高兴地看到了张洪波三个字。甭提多高兴了,神交已久,却未曾某面的老友,就要见面了。可当我真的见到那位北京的张洪波时,怎么也找不到老友的感觉,我和他聊了聊一些当年的话,他好像也不入戏。最后,我弄明白了,此张洪波,非彼张洪波,我也空欢喜一场。
后来,聂鑫森多次应邀来东北,也多次喝到了北大荒。当他们本地的作家刘云波从东北访友回去,给他带回一箱北大荒酒送给他时,他又口占七绝《谢云波小友赠北大荒酒》:“知我钟情‘北大荒',扣门携得酒盈箱。如钩凉月窗边语:欲与诸君醉一场。”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8/917.html
上一篇:00后文学|守望痛痒(小说)
下一篇:志愿文学|走过四季,走过志愿者的时光(散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