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封面专访|陈福民:发挥文学笔法,呈现历史面(2)

来源:北方文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陈福民 “这次文学历险是对历史学的致敬,更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的致敬” 当然,一个文学批评家用非虚构的文学方式写历史题材,终究不是在做专业的

陈福民

“这次文学历险是对历史学的致敬,更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的致敬”

当然,一个文学批评家用非虚构的文学方式写历史题材,终究不是在做专业的史学研究。陈福民也清醒知道自己的写作始终属于文学,“我一直都在努力尝试,希望将语言的生动、笔法的细腻、适当的人物心理分析与历史学之严谨有效地结合起来。这是我个人的一次文学历险,也是对历史学的致敬,更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的致敬。”

书中很多段落,都非常精彩。既有思的深度,又有文的风采。读起来苍劲有力,嚼劲十足。比如陈福民这么写“右北平”“它比北平大得多,更古老得多。右北平像一个经历过无数世纪风霜雨雪而心胸宽广的父亲,贫困艰辛又豪迈粗犷。它把自己朴素坚忍和乐善好施的性格全部遗传给了北平。它包围并庇护着北平,世世代代从生到死。没有右北平,今天的北京就无立足之地。沿着华北平原北部的边缘地区,北平停住了自己的脚步。她守在长城内侧,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。在古代中国历史上,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拥有“北”这个方位词的地方,因此可以将它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。”

2021年10月15日天府书展《北纬四十度》首发式

【对话】

综合运用地理学、历史学、民族学、文学等多种手段,带读者走近伟大的“北纬四十度”

封面新闻:作为一个主攻文学批评的作家,您写“北纬40度”跟历史学者的研究有怎样的区别?

陈福民:它首先是地理概念。围绕这个地理概念,在过去几千年发生了很多风风雨雨,于是它肯定就涉及到历史。在这个历史过程中,主角又涉及到游牧民族,于是它又是一个民族学概念。所以在我这里,“北纬40度”其实一个综合文化概念。历史学家、地理学家、民族学家会分门别类对这个概念进行很深入很专业的研究,但我要做的是,对之进行综合的分析。我看了专家们的专业研究,分科很细。我也很受益。但是把“北纬40度”当成一个文化概念,综合运用地理学、历史学、民族学、文学来写一本书的,我应该是比较早也比较自觉的一个。我想,在保证知识严谨的前提下,通过一种较为通俗化的方式,将专业化的知识进行一个转换,以便于非专业的大众读者接受。虽然我们说,不要低估大众的理解能力,但是让大众直接去读学术论文、专著,还是不太现实。

“与其说知识分子业是一个职业,不如说它一个志业”

封面新闻:在《北纬四十度》我发现你在很严肃讨论历史的时候,还运用了口语化的一次词汇,显得很接地气。这是特意为之吧?

陈福民:全书30万字只用了几处,但还是被你发现了。说明你读得很认真。这的确是我特意要用的。因为我觉得,在传播知识的时候,如果信息过于密集,就不太容易为公众普通读者接受。所以我也想适当使用一些通俗化的表达,主动跟大众去对接一下。

封面新闻:得益于全民教育水平普遍提升,当下大众阅读能力总体在提高。但是依然需要您这样的人,学者型的作家,在写作中,在不影响知识质量的情况下,把一些冷门知识转化得更易于领受。事实上,这是一门对写作者要求比较高的能力。并不是有渊博知识的所有专家都能胜任这个工作。专家写通俗普及读物,要想写得好,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陈福民:你的读者主要是面向大众还是圈内同行,的确很不一样。一些信息是刚性的,不能乱来,不能出错。与此同时,还有一个是软知识。这就在于你怎么叙述。洛阳曾经是都城。你怎么表达得更好看?让读者更容易、更乐意接受。这也是值得严肃考虑的事情。在我看来,与其说知识分子业是一个职业,不如说它一个志业。像斯宾诺莎的职业是磨镜片儿的,但他的志业是哲学研究。我写的这本书,就不是职业,而是志业的产物。我希望的是,不一定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大众读者,也能看懂。

“事情不只有两面而是三四面,对人的智商、情商和判断力提出更高的要求”

封面新闻:我觉得,有时候比起知识的积累和获取,深度思考力、敏锐的感受力、精准而高超的语言能力显得更稀有、难得和珍贵。在学术生产领域,后者往往会带来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。

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130/879.html



上一篇:从生活的故乡到文学的故乡:他们是作家,也是
下一篇:宋代山水词:山水文学含悲美内蕴,但文学价值

北方文学投稿 | 北方文学编辑部| 北方文学版面费 | 北方文学论文发表 | 北方文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方文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